首页_耀世娱乐_首页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耀世娱乐玻璃制品
电 话:400-253-5288
联系人:张艳梅
网址:www.dlanli.com
邮 箱:545577@qq.com
地 址:辽宁省沈阳市耀世娱乐玻璃制品
显示面板行业全景图:新技术激发新活力产业链国产化值得关注精选版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6-14 15:24    文字:【】【】【

  显示面板行业全景图:新技术激发新活力,产业链国产化值得关注精选版doc

  (中国平安)一、显示面板:千亿美元级市场,产业格局清晰成熟显示面板:千亿美元级大市场,具备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市场规模:显示面板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2022年,全球面板市场规模约为1227亿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35.1方米,后续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30板市场规模将达到1487亿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40.8亿片,出货总面积约为3.3亿平方米。面板周期:面板行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最近一次面板周期起于2019末,疫情宅经济拉动需求,面板价格开始上涨;2021月份迎来转折点,需求透支,供过于求严重,面板价格开始下跌;2022年年末面板价格跌至谷给端严格控产后,供需逐渐平衡,价格维持稳定,本轮周期结束。随着面板产业在中国大陆的集中度逐渐提高,面板行业的周期性有望逐渐减技术演进趋势:LCD仍占主流,OLED持续渗透,MicroLED蠢蠢欲动目前,显示面板仍以LCD为主流,且短期内其主流地位难以撼动,FMMOLED小尺寸已占据半壁江山,且正往中尺寸渗透,MicroLED尚未成熟,待技术、成本问题解决后将大放异彩。技术演进趋势:MicroOLED技术有望为显示面板注入新活力MicroOLED是在硅背板(CMOS驱动)上制造OLED器件,是半导体产业与面板产业的融合产品,特征为超小尺寸、超高PPI、高亮度,高度契合AR、VR眼显示新场景。MicroOLED技术难度大,门槛极高,目前能稳定量产的公司屈指可数。全球范围内,Sony、LGD处于第一梯队,国内京东方、视涯科技基本位于第二梯队。目前MicroOLED市场规模还较小,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仅1.30亿美元,预计待苹果发布其MR产品后,将给MicroOLED注入一剂强心二、面板篇:国内面板龙头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国内面板厂竞争力稳步提升目前主流的面板技术主要是LCD和OLED,中国大陆面板厂在产能、技术等方面均具备强大的竞争力。1)LCD领域,中国大陆一枝独秀:市场方面,根据Omdia数据,2022年全球中大尺寸LCD面板市场中,中国大陆市占率达到56%,超过韩、日、台市占率之和,成为LCD业的绝对霸主;技术方面,中国大陆在最新的MiniLED背光技术方面基本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2)OLED域,中韩双雄并立:市场方面,根据CinnoResearch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球手机OLED面板市场中,韩国SDC和LGD合计市占率约为62%,中国大陆京东方、天马微、维信诺、TCL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合计市占率约为38%,中国大陆与韩国在OLED市场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目前基本处于同台竞争的现状;技术方面,折叠面板是AMOLED手机面板最前沿的先进技术,中国大陆各大面板厂均有布局且已成功出货至下游手机厂。新兴的MicroOLED和MicroLED领域,大陆厂商也在积极布局,具备相当的竞争力。MicroOLED领域,京东方、视涯科技已布局多年,仅次于Sony、LGD,在国内总体处于领先地位;MicroLED领域,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维信诺、天马微都积极参与,与行业领头者SDC差距不大。国内面板厂京东方&TCL华星光电京东方:显示产业龙头,在LCD、OLED、MLED领域有全面布局,拥有12G4.5-G10.5LCD条G6AMOLED产线,全球领先。LCD主流应用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应用领域出货面积全球第一,且在拼接、车载等创新应用领域处于第一梯队;OLED市占率稳步提升,2020司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到2023年一季度公司在AMOLED手机面板市场中的份额达到21%,位居全球第二,快速缩小与三星的差距;MLED快速推进,直显COGP0.9、COBP0.9-P1.5列产品实现量产,2022年取得营收8.47亿元,且积极往上游拓展,2022年控股华灿光电,构建全产业链优势;此外,公司在微显示方面布局深入,MicroOLED、FastLCD技术助力AR/VR等近眼显示新应用。TCL华星光电:LCD仅次于京东方,电视面板市占率全球第二,在大尺寸打印OLED领域布局颇深。TCL华星光电拥有6条G8.5及以上的LCD产线寸产品份额全球第二,且在一些高端及商用细分领域表现亮眼,如8K、120Hz高端产品以及交互白板商用产品市场份额均为全球第一;对于中小尺寸产品,公司在一些细分领域如电竞显示器、LTPS平板、高PPIVRLCD屏等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公司拥有一条G6AMOLED产线,且在大尺寸打印OLED方面布局深入,与日本JOLED司合作密切,总体处于业界领先的位置。三、材料篇:关注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心材料结构材料基板:玻璃基板产业格局成熟,PI基板国产化填补空间较大LCD、刚性OLED均在玻璃基板上生产,2022年全球玻璃基板市场规模预计约为6.35亿平米,合计营收约为7622亿日元(约57亿美元)。全球显示玻璃基板市场主要由康宁、NEG、AGC等海外厂商占据,国内厂商在G8.5及以下世代线的玻璃基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代表企业有彩虹股份、东旭集团、凯盛科技等,但G10.5玻璃基板仍无法量产。柔性基板(PI)主要应用在小尺寸柔性OLED中,2022年全球柔性基板市场规模约为3161吨,合计营收约为1.35亿美元,市场主要由UBE和KNK占据,国内仅鼎龙股份等少数公司实现量产突破,国产化填补空间较大。PI交付产品一般为PI液,面板厂购买PI液后在玻璃上旋板制备完毕后,通过LLO将PI膜剥离下来。结构材料折叠盖板:柔性显示面板的主要成本所在,颇具市场价值概述:折叠盖板是折叠面板的核心难点之一,是其折痕的主要来源,目前有UTG和CPI两条技术路线,均不成熟。从技术角度对比,CPI优势为折叠性更成本相对较低,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市场基本由KELON、SKC占据,而UTG优点为折痕较轻,手感优秀,防刮伤性能更加优异,长期看UTG有望成为折叠盖板的主流技术。市场规模:折叠盖板在折叠面板中的成本占比极高(根据Omdia数据,占比超过50%),价值量较大,我们根据IDC折叠手机全球出货量数据及两种折叠盖占率假设对CPI和UTG的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预计2027年CPIUTG的全球市场规模将分别为1.4亿美元和9.6亿美元。结构材料折叠盖板:CPI方兴未艾,UTG后来居上UTG技术难度较高,其厚度薄至100um才能具备较好的弯折性能,但厚度降低导致强度下降,因此,同时保证弯折性能和强度是UTG术的难点。UTG备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次成型法和二次成型法。一次成型法主要通过溢流下拉、窄缝下拉、浮法等技术直接生产合适厚度的UTG 产品,技术难度高,目前 主要集中在肖特、康宁、AGC 等国外公司手中,已经能做到30um 以下的厚度, 肖特总体领先,但肖特70um 下的产品与三星绑定无法出售至国内;二次成型法是先生产厚度较厚(如100um)的玻璃,再通过化学减薄和物理研磨后得 到所需厚 度的UTG 产品,国内公司如凯盛科技、长信科技主要采用二次成型方 案,其中凯盛科技一次成型试验线正在建设中。 生产耗材:面板制造工艺流程 面板制造是多层薄膜图案化堆叠的过程,具体包括成膜、光刻、刻蚀等工艺 段,其中,成膜工艺又包括CVD、PVD、蒸镀等,刻蚀工艺 又包括湿刻、干 刻,对应的生产耗材包括靶材、电子特气、光刻胶、蚀刻液、掩膜版等。 生产耗材溅射靶材:背板电极走线的主要工艺材料,氧化物靶依赖进口 概述 :溅射靶材是平板显示背板金属走线及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主要工 料,成膜方式为靶材分子被高能离子轰击飞溅,后附着在目标基板上形成薄 市场规模: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2年国内平板显示靶材市场规 模约为209 亿元,2026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到395 亿元,年复合 增长率为 17.3%。 产业格局:平板显示靶材的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国内靶材公司中,阿石 创、隆华科技的靶材业务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2022 年两者靶材 业务合计营 亿元,耀世登陆,假设两者在国产化市场中的占比为30%(存在江丰电子、先导集 团等竞争对手),则国产化市场约为30 亿元,国产化率约为14.4%,处于较低 水平。 按细分领域划分,平板显示靶材分为金属靶、合金靶、氧化物靶, 中,金属靶国内江丰电子、阿石创等公司可提供,ITO靶先导薄 膜、隆华科技 可提供低端产品,合金靶、IGZO 靶主要由日韩垄断, 其中,先导集团收购了 三星康宁先进玻璃的陶瓷业务,IGZO 望取得突破。四、设备及零部件篇:国产化进程任重 设备蒸镀机是OLED核心设备,国内可提供部分设备组件 蒸镀是OLED 技术区别于LCD 技术的核心,其在真空环境下将有机半导体材料通 过蒸发源加热气化,最终在玻璃基板上沉积成膜。蒸镀 设备技术壁垒高,市场 基本由日韩厂商垄断。 根据OLED 世代线 等诸多型号,目前 G6 蒸镀机(FMM 技术)是量产主流,市场基本由佳能旗下 的Tokki 公司垄断, LGD 的G8.5 WOLED 蒸镀机(OPEN MASK)由韩国YAS 公司提供,日本Ulvac 司在G8.5垂直蒸镀机方面布局颇深, Sunic、SNU 等韩国公司也有较强的竞争 力,国内仅欣奕华、莱德等少数公司在低世代线蒸镀机方面有所涉猎。随着 OLED 往中尺寸产品 拓展,各大面板厂在G8.5 FMM 产线方面开始布局,可能将 成为蒸镀机市场未来的主要增量所在。 蒸发源是蒸镀机中的核心设备,分为点源、线源、面源,目前量产主流为线 源,国内奥来德已成功实现G6 线性蒸发源的量产,并支持 与Tokki 适配,G8.5蒸发源也在积极研发中。 设备清洗、检测设备是国产化最佳切入点 在成膜、图形化各工艺段中,通常伴随着对应的清洗、检测、激光加工等工 艺,如基板进真空腔之前的清洗、AOI 检测以及柔性面板 的激光切割、激光剥 离等,对应的设备分别是清洗机、检测设备、激光切割设备等,这些设备相对 成膜、图形化等设备开发难度稍低, 国内厂商突破节奏较快。 清洗机方面,晶洲装备能提供从G2.5 到G10.5 全世代线面板清洗机,在湿制程 设备领域布局全面且深入。 检测设备方面,国内厂商已经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在AMOLED Cell/Module 检测设备市场处于主导地位。面板检测设备分为 Array 段光学、 电性检测设备,Cell/Module 段光学、触控、老化设备等,根据Cinno Research 数据,2021 年中国大陆面板检测设备市 场规模约为59 亿元;国内检 测设备厂商如华兴源创、精测电子、精智达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如华兴源 创在De-Mura、API 方面行业 领先,精测电子在De-Mura、AVI、API、OTP 备、老化设备等方面布局全面,精智达则在AVI领域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的地 激光切割市场规模在10-20亿元量级,国内大族激光、德龙激光占据一定市场 份额。激光切割是柔性显示面板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 根据Cinno Research 数据,2020 年国内面板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4 亿元,2016-2020 年大族 激光、德龙激光的市占率合计约为 28%。 零部件铰链:折叠手机核心部件,深度影响面板折痕显示面板行业全景图:新技术激发新活力产业链国产化值得关注精选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