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耀世娱乐_首页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耀世娱乐玻璃制品
电 话:400-253-5288
联系人:张艳梅
网址:www.dlanli.com
邮 箱:545577@qq.com
地 址:辽宁省沈阳市耀世娱乐玻璃制品
摩天娱乐-测速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2-07 22:00    文字:【】【】【

  摩天娱乐-测速(接上篇)这是这次展览的最后一篇,各个古文明的展品实在太多、太精彩了,很难取舍,只挑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公元前4-前3世纪希腊化时期东地中海地区的附金质底托双耳瓶。这只小巧华丽的瓶子是当时的芳香精油容器。细长的瓶身上饰有金色、白色的羽毛纹样,更带来一种精致纤细的感觉。附有金质底座,尽显华贵。瓶身的金色和底座的黄金搭配协调。

  公元前5-前3世纪东地中海地区双耳扁壶。这件上的花纹和上一件几乎一样,也是金色和白色的羽毛纹饰,只是因为壶的形状较圆,羽毛相应地变宽了。这件可以和上件组成一个金色组合,可以想到两千多年前这两件玻璃器刚做成时有多美,有多熠熠生辉。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东地中海地区的椰枣形瓶,是参照枣椰树果实形态吹制而成,器壁极薄。枣椰是东地中海地区的珍贵食材。这只椰枣很写实,还原度很高。

  公元541-604年隋代的隋绿玻璃小瓶,出土于西安李静训墓,李墓是我国隋代等级规格最高的墓葬。墓主李静训出身显赫,她的外曾外祖父是隋文帝杨坚,外曾外祖母是独孤伽罗皇后,外祖父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外祖母是北周宣帝皇后杨丽华。李静训去世时年仅9岁,所以也被称为“李小孩”,她自幼深受外祖母杨丽华的溺爱,所以墓葬规格如此之高。

  这只玻璃瓶的材质是西方的钠钙玻璃,而不是中国古代本土特有的铅钡玻璃。前几篇曾说过西方的钠钙玻璃技术在北魏初年由中亚传入中国,但在南北朝末期失传,唐代以后才又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并逐渐在中国普及。《隋书》中记载在唐朝之前的隋朝,何稠曾复烧西方的玻璃成功。只是当时没有广泛普及,这件隋代出土的钠钙玻璃瓶证明了这一点。

  这只小瓶虽不高,但晶莹可爱,色泽透亮,且不同部位深浅变化不一,器壁薄,透明度、光亮度均很好,器型为中国传统造型,一改南北朝时期中国吹制玻璃器粗糙的状况,表明隋代玻璃吹制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只玻璃瓶的底部中间有一个清晰的小圆点,这是吹制玻璃时留下的金属棒痕迹,吹制时玻璃瓶的底部用一金属棒固定,待成型后再拔掉金属棒,所以留下了一个圆形。现在不少玻璃器虽用机器制造,但制作用仍是在底部固定,所以制成后依然会留下一个小圆点。

  本次展览宣传海报上的主题展品,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早期意大利的夹金玻璃瓶,它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是未解之谜。在透明玻璃之中添加金饰制成的玻璃器被称之为“带状夹金”玻璃器,堪称希腊化时代之后,地中海区域高度发达的玻璃工艺的巅峰技法之一。在蓝色、绿色、褐色的透明玻璃之中夹掺金粉后烧熔,形成天然石材般的复杂纹样。其间加入白色不透明玻璃,在此映衬之下,蓝色、绿色玻璃以及金色装饰愈发明艳。据推测,其制作方法大致为:将多种玻璃棒烧熔混合,通过模具吹制成型后再进行打磨,其繁复的制作工序至今仍未解开。从瓶身上,能看到金饰流动状的花纹,这是和各色玻璃加热混合到一起时自然形成的纹样。

  公元前1世纪-公元3世纪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初期东地中海地区的卡梅欧玻璃饰件,依稀可见其中乘坐双头马车的有翼女性,据推测形象可能来源于当地人所拜的偶像。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早期东地中海地区的千花纹盘,是用绿、红、白、黄等多色马赛克玻璃片加热贴制在深色的盘子上融合而成。由于玻璃加热时马赛克玻璃片自由熔合,使得纹样具有流动感及偶然性,效果如同“千朵花开”,因而被称之为“千花玻璃”。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早期东地中海地区的千花纹碗,和上一件千花纹盘制作工艺相同。这只碗上的马赛克玻璃片纹样宛若焰火,又像点点繁星,在夜空中绚烂闪烁绽放。千花碗口沿处施加了条纹装饰,是多种装饰技术并用的典型代表。

  展厅内部的一角。这次展览的展品众多,展现了从东到西世界古代各个文化玻璃制作的最高水平,也清晰反映出玻璃制作工艺的演进发展和古代东西方广泛的交流联系。每件展品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就像一块块独一无二的拼图,汇集起来就共同构成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的图画。整个展览充满了深厚的底蕴和浓浓的魅力,非常值得一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