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恩博娱乐丨首页但是小知发现还是有许多「门窗小白」对玻璃选购认知不清晰,既对自己家需求不太了解,又容易被商家误导。
这周,小知续写一篇关于——家装门窗、阳光房玻璃的认知和选购指南。本文搭配之前高赞文章「门窗与阳光房玻璃种类怎么选?看这里就对了」阅读(文末「原文链接」),能让消费者在玻璃选购时有较清晰的思路、不踩坑。
玻璃产品在建筑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且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也随之越来越大:
「爷爷奶奶辈」,玻璃已经被用在窗户上。彼时窗户玻璃大都由手工切割成正方形,放置进木窗框里,主要起到遮风挡雨和采光的作用。
玻璃由原来的小片装向大片装转变,遮风挡雨、采光性能得到加强。但是因为只有尺寸上变化,玻璃并没为门窗带来性能上的加持。
「哥哥姐姐辈」,其门窗代表变为结构更合理的铝合金推拉窗和内、外开塑钢窗。
中空玻璃被广泛应用进建筑门窗中,由此玻璃最主要性能——隔热保温被引入。同时伴随着钢化技术的发展、玻璃厚度增加,门窗玻璃的隔音性能、安全性能也大大增强。
「我们这一辈」,国内门窗生产技术进入成熟期,断桥铝、铝木窗、系统窗等产品层出不穷。
消费者对改善室内居住环境需求不断提高,玻璃的生产技术也有了显著的提升,门窗玻璃也被赋予了更多性能和要求:
更隔热保温,中空玻璃基础上有了三玻两腔、真空玻璃、Low-e 中空玻璃、暖边玻璃、稀有气体中空玻璃等选择;
更通透采光、提升颜值,可以用超白玻原片做玻璃深加工、更大的单片玻璃面积、曲面玻璃、弯圆玻璃等玻璃制品;
更遮挡隐私,中空玻璃基础上有了磨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中空玻璃、艺术玻璃等选择;
更科技,也有了自清洁玻璃、电致调光玻璃、热致调光玻璃、高硼硅防火玻璃等科技含量更高的玻璃选择;
国内 2015 版 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将外窗的建筑隔热分析由遮阳系数 Sc 值替换为太阳得热系数 SHGC 值。
SHGC 值定义为:在太阳辐射 280 - 2500 nm 波长范围内,通过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与投射到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照度的比值。
公式为:SHGC = τ + Nα(τ:太阳能透射比;N:吸收太阳能的内流分;α:太阳能吸收系数)
太阳得热系数 SHGC 值指标越小,表示室外的热量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越少,阻挡室外热量透过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比如广州 - 海南这样的夏热冬暖的城市,我们需要更低得热系数的玻璃,尽量把更多的热量阻挡在室外;北京 - 天津这样夏季温和冬天寒冷的城市,则需要得热系数较高的玻璃,让热量更多的进入室内。
可以从上图数据中看到,最有效提高玻璃的隔热性能的方式为:将中空玻璃增配成三玻两腔、多层 Low-e 膜,或玻璃 Low-e 膜室外层安装。
K 值是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开始就使用的传热系数代号,是用来衡量门窗(玻璃)的保温性能参数(K 值 / U 值的区别:国内以 K 值为主,K 值 / U 值计算方法一致,计算标准有细微差别,消费者仅需知道传热系数是多少就行)。
传热系数 K 值 / U 值定义:在稳态传热条件下,两侧环境温度差为 1K 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门窗或玻璃幕墙的热量。
公式为:K 值 = Q / △T + A = q / △T [Q:热透过速率(W);△T:室内外温差(K);A:投影面积(m²);q:热通量(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W/m²)]
因此在寒冷天气我们需要更低的传热系数。所以在越往北的地方,节能标准中传热系数的要求就越高,其值越低。
可以从上图数据中看到,最有效提高玻璃的保温性能的方式为:将中空玻璃增配成三玻两腔、单层 Low-e 膜、暖边,或填充稀有气体、变更中空层厚度等。
玻璃窗最基本的功能「采光」,也就是玻璃对可见光的透过能力,以可见光透射比 Tv 来衡量。
可见光透射比越高,就代表自然采光越好,显得更通透,居住舒适感更强。不过它与得热系数是一对矛盾的组合,二者不可兼得,需要根据所用气候区采用不同的玻璃配置来相对和谐统一。
玻璃的整体透光率和玻璃原片透光率、玻璃厚度、层数、是否镀膜有关。家装中常用超白玻原片提高玻璃整体透光率。
国内 1983 年制定的建设部标准 GBJ 75-83《建筑隔声测量规范》及之后 2005 年修订替代的国家标准 GB/T19889系列《声学 建筑与建筑构件隔声测量》中,都用了计权隔声量 Rw 来测量和评估建筑的隔音性能,单位是分贝(dB)。
欧美标准多采用传声级 STC 衡量,Rw 、STC 两者参数的数值略有差异,同一块玻璃的 STC 值等于或略低于 Rw。
从上表和已知数据来看,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玻璃隔音性能:中空玻璃增配为夹胶玻璃、夹胶中空玻璃、双夹胶中空玻璃,适当的中空层厚度,或提高单片玻璃厚度、夹胶层厚度,运用不同厚度的玻璃合中空等。
消费者关心的玻璃性能,基本在于隔热保温、隔音、透光、安全等。根据第二章提到了,小知再来细分下。
以参照物 5 + 9A + 5 的钢化中空玻璃 / 5 + 0.76PVB + 5 的钢化夹胶玻璃举例(分别是常用的门窗和阳光房「入门款玻璃」,能满足基本的隔热保温、隔音和安全性要求):
三玻两腔。例如:5 + 9A + 5+ 9A + 5,每平米玻璃加价两三百左右,大约可以提升玻璃 20 % - 30 % 左右的隔热、保温性能,有效提升隔音性能,尤其是隔绝相对高频率的噪音污染。特别适合在北方做「入门款玻璃」,以及我们国内南方想让门窗体验更上一层楼的「升级款玻璃」。
夹胶中空玻璃、双夹胶中空玻璃。例如 5 + 9A + 5 + 0.76PVB + 5、5 + 0.76PVB + 5 + 9A + 5 + 0.76PVB + 5,每平米玻璃加价两百到五百左右。最主要提升的是玻璃隔音方面的性能,隔音效果在 10 分贝左右(需实测,需和门窗配合),适合用于临街、高架、火车飞机经过等路段。
超白玻,是指透光率在 92 % 以上的玻璃原片(普通浮法玻璃透光率在 85 % 左右),其制作更苛刻,杂质少钢化后自爆率低,每平米玻璃加价在五十到一百左右,任何玻璃产品都能增配。常用于对景观要求更高,改善多层玻璃或 Low-e 玻璃泛绿光、透光率低的用户家里。
Low-e 玻璃,例如 5 + 9A + 5 单银 Low-e,每平米玻璃加价在五十到一百左右,5 + 9A + 5 双银 Low-e,价格在上面基础增加一倍左右,更多增配在中空玻璃上。主要是进一步提升中空玻璃的隔热、保温性能,单银效果和三玻两腔差不多,南非方皆使用,性价比很高。Low-e 层数越多,隔热、保温效果更好,但增幅效果递减。
暖边间隔条,是指导热系数更低的中空玻璃间隔条,例如 TPS 暖边间隔条(铝间隔条导热系数大约为 160 W / mK,暖边大约在 0.1 - 0.6 W / mK) ,可以降低整窗 K 值 0.2 - 0.4 左右(W / m²K)。每平米玻璃加价在一百到三百左右,增配在隔热保温要求更高的中空玻璃上。
稀有气体,是指导热系数更低的稀有气体,例如氩气(5 + 12 Ar + 5)、氪气(空气导热系数大约为 0.02 W / mK,氩气大约在 0.01 W / mK),可以提升玻璃大约 10 % 左右的保温性能。每平米玻璃加价在三五十,增配在隔热保温要求更高或面积较大的中空玻璃上。
夹胶片,主流夹胶片为 PVB 材质,根据胶片厚度每平米玻璃加价不等,具有强度高、阻尼隔音效果。胶片也有低端的 EVA 材质和更高端的 SGP 材质,EVA 材质不建议用在家装门窗玻璃上,SGP 材质承载能力更强,且有不易泛黄的特点,常增配于超白玻制成的夹胶玻璃上。
各种辅材不同,中空玻璃和夹胶玻璃的辅材,如间隔条、分子筛、第一道密封胶(丁基胶)、第二道密封(聚硫胶)均有品质差异,例如每种辅材代表品牌,李赛克的间隔条、3 A 分子筛、绿能丁基胶、芬奇聚硫胶、吉诺 PVB 胶片等。
辅材的品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玻璃成品的品质,最明显的是有效使用寿命上表现。诶国标要求合格的中空玻璃有效使用寿命要达 15 年及以上(不漏气),品质更好的中空玻璃能保证 20 年,甚至 50 年的有效使用寿命。
差的夹胶玻璃三五年胶层就会泛黄,影响颜值,品质好的原材料泛黄率更低,能经受住更长年限的太阳暴晒。
不同玻璃厚度,例如 6 + 9A + 6、6 + 9A + 8 的钢化中空玻璃 / 6 + 0.76PVB + 6 的钢化夹胶玻璃。玻璃厚度主要匹配不同玻璃面积,随着中空、夹胶玻璃面积的增大要用符合规范的玻璃厚度,以此提升玻璃的「挠度」、「抗风压性」,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不同玻璃厚度也可应用在中空玻璃隔音方面的提升上,例如 6 + 9A + 8 比 6 + 9A + 6 更隔音,一是因为玻璃总厚度提升,二是因为不同玻璃厚度能阻隔不同频率的噪音,使整体隔音效果更佳。
不同透光率,普通玻璃原片透光率在 85 % 左右,超白玻透光率在 92 % 及以上。同类原片透光率区别并不明显,家装消费者只需在 Low-e玻璃、多层玻璃(如双夹胶中空玻璃)上考虑是否要增配超白玻提高玻璃整体颜值。
单银 Low-e 玻璃透光率一般分高透(70 % 以上)、中透(50 % - 60 % )、低透(50 % 以下)三种规格,透光率越高相对来说对家里采光影响小一点,但导热系数会高一点,隔热保温性能相对来说差一点。
Low-e 玻璃安装位置不同,其发挥的效果也不同,第二章小知在阐述玻璃隔热性能时已有数据图片证明(详见常见中空玻璃光热性能参数)。总的来说国内北方 Low-e 面最好朝室内安装,南方 Low-e 面最好朝室外安装,让其发挥更大优势。
不同间隔条宽度,中空玻璃间隔条宽度不同,中空层厚度不同,例如 5 + 12A + 5、5 + 20A + 5 的钢化中空玻璃。中空玻璃中空层厚度主要匹配不同门窗结构的玻璃腔体宽度,一个门窗厂家如果有较多的压线、胶条尺寸选择,中空层厚度消费者可以适当考虑。
因为中空玻璃的中空层厚度不同,略微影响其隔热保温和隔音性能,总体上厚度在 9 A - 15 A,空气层发挥性能最佳。
折弯 / 插角间隔条,是指中空玻璃间隔条角部的处理工艺,折弯间隔条只有一处「拼接缝」,在日后使用时相对来说更不易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
不同稀有气体种类,家装常用氩气做中空玻璃稀有气体填充,其原因是效果理想且价格便宜。也有用氪气、氙气、混合气体做填充,虽然隔热保温效果会好一点,但是价格高,性价比不高。
不同稀有气体浓度也影响最终隔热保温性能发挥,随着气体浓度降低,影响性能随着慢慢降低(浓度降低到 50 % - 60 %,效果丧失)。又因稀有气体有一个逸散过程,因此填充稀有气体的中空玻璃要求初次填充量要在 85 % 以上,且中空玻璃密封性能越强越好(和间隔条、第一道、二道密封胶、做工有关)。
不同夹胶片厚度,例如 5 + 1.14PVB + 5 夹胶玻璃,6 + 9A + 6 + 1.14PVB + 6 夹胶中空玻璃。胶片厚度主要匹配不同夹胶玻璃面积,要用符合规范的胶片厚度,以此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不同胶片厚度也可应用在夹胶玻璃隔音方面的提升上,胶片厚度提升,其阻尼效应更强,隔绝低频噪音能力越好,家里马路、高架边可考虑适当提升胶片厚度。
钢化 / 半钢化 / 非钢化,玻璃的原片有这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其中用钢化后的玻璃加工成品是主流,强度高(普通玻璃 4 - 5 倍)、安全性好、消费者认知高。非钢化玻璃随着建筑规范的提高,已慢慢淡出建筑玻璃行业。
半钢化玻璃是钢化玻璃的一个「替代品」,有强度高(普通玻璃的两倍),自爆率更低的优点,考虑到家装大玻璃自爆后更换成本大的因素(吊装、人工等),已被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小知前面介绍了不同玻璃的作用、应用、玻璃性能,不仅是想让门窗小白对玻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想要买到一块品质佳性能好的成品玻璃,要看产品种类、用材和细节。
消费者接触到的家装门窗玻璃,大都会流经两类工厂——玻璃原片厂家和玻璃深加工厂家。
很多家装门窗商家在选用玻璃、推销产品时,会「调虎离山」:刻意夸大玻璃原片厂家重要性,借此宣传自己的产品好,或掩盖玻璃成品垃圾的真相。最经典的对话:
「浮法」是制作玻璃原片时的一种工艺,与之对应是普通平板玻璃,不要被「浮法」的名头吓去,现在大都家装玻璃都是以浮法玻璃为原片。
玻璃原片厂家(▽ 见下图)主要从事生产玻璃原片工作。原片品质影响了我们家里玻璃的上限,如品牌原片厂家品控更加严格,原片出厂的品质更高,相对而言制成的成品更好。
真正影响玻璃成品品质的还要看玻璃深加工厂做工,其负责成品加工,决定了玻璃成品的下限。如「我」是购买了知名品牌的原片还是品控差一点品牌的原片,「我」是购买了原片中的优等品还是一等品、二等品来去加工,「我」用的一道密封胶、二道密封胶、铝间隔条、分子筛等辅材品质怎么样,「我们家」加工机器怎么样、加工标准怎么样。
在相对规范的玻璃深加工厂里,做工更优异,用材更优质的玻璃深加工厂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更有品质的玻璃成品和产品种类选择(章节三)。
还有不规范的「小作坊式」玻璃加工厂,做工极差:他们从较大的玻璃深加工厂购进切割钢化后的「半成品」手动加工,省略必要工序和辅材,专做劣质玻璃,小知所说的「借用原片厂名气,掩盖玻璃成品垃圾」,就是他们。
如不用分子筛(起到吸收中空玻璃水汽作用)、不用或用差的第一道第二道密封胶、夹胶玻璃灌假「胶水」(还有什么湿法工艺)、纯手工「毛估估」合片。因为小作坊式工厂体量庞大的原因,消费者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购买到其劣质产品:
因此,消费者选购玻璃其实和选择门窗差不多,不仅要看有没有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还要看其加工厂的规范程度和背后实力。
到此,「玻璃选购指南篇」的玻璃作用、性能、影响因素(产品、用材、细节、做工)已介绍完,接下来小知唠选购时的实操: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根据气候环境不一样划分了五个气候区,不同气候区对玻璃(门窗)要求不同。
严寒、寒冷地区,例如北京、哈尔滨等,对玻璃的要求应该是「保温强,隔热差,透光高」,即玻璃最好传热系数 K / U 值低,太阳得热系数 g 值(SHGC)高,可见光透射率高。那么根据上文学到的知识点,可以考虑在三玻两腔基础上做增配,例如 6 + 12 Ar 暖边 + 6 Low-e(3 #)+12 Ar 暖边 + 6 Low-e(5 #)。
夏热冬冷地区,例如杭州、上海、成都,对玻璃的要求应该是「保温和隔热同时兼顾,透光适中」,即玻璃最好传热系数 K / U 值低,太阳得热系数 g 值低,可见光透射率根据家里采光来。那么根据上文学到的知识点,可以考虑在中空玻璃的基础上做增配,例如:6 Low-e(2 #)+12 Ar 暖边 + 6。
夏热冬暖地区,例如深圳、海南,对玻璃的要求应该是「保温要求低,隔热要求高,透光适中偏低」,即玻璃满足太阳得热系数 g 值低就行,那么根据上文学到的知识点,可以考虑用6 Low-e(2 #)+12 A + 6。
温和地区,例如昆明、大理,适宜的气候让其对玻璃性能没太多要求,充其量保温性能稍好一点,让室内更宜居。
比如隔音,身处街道边、高架旁,玻璃配置最好在普通夹胶中空玻璃上做增配;不临街,没有什么噪音源,或是自己对噪音敏感,想有更好的居住体验,那么可以在卧室、书房、客厅等场景做适当增配,厨房、洗手间这些常开窗的地方可以用常规配置。
比如颜值,窗外风景最优异的一角要用高透 Low-e 和超白玻提高玻璃透光率,其余地方用常规配置。
根据家里不同位置对门窗或玻璃要求的差异选购,往往能起到「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效果。
玻璃的种类和作用无非就这么几种,在悉知它们的优缺点后,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预算,来自己决定如何增减配玻璃:
没有太大噪音困扰,大部分南方家庭用中空玻璃,北方家庭用三玻两腔做标配;有噪音困扰用夹胶中空玻璃做标配已然够用,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再考虑玻璃上进行增配。
出于预算考虑,将玻璃知识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差异化地选择玻璃配置:
无足轻重的厨房、洗晒阳台等场景选择基础玻璃配置;在隔音、隔热保温需求强烈的卧室、书房、客厅等场景,在在基础配置上,根据预算增配玻璃、夹胶层厚、Low-E 膜、暖边、稀有气体等配置 ;在卫生间,要求中空玻璃的基础上加个磨砂层、内置百叶;在观景处,提高 Low-E 膜的透光率,额外增配个超白玻;家里大玻璃比较多,要求玻璃做半钢化、或用超白玻原片降低自爆率...
例如杭州、上海就玻璃隔热、保温方面提升,小知认为性价比最高增配顺序为:门窗方面先增配单银 Low-e,其次上双银 Low-e,第三上氩气,然后上暖边,最后上三银。
又如玻璃隔音方面的提升,小知认为性价比最高顺序为:增配为夹胶中空玻璃,其次上夹胶层厚度、玻璃厚度(不等厚等),再有需求上双层夹胶中空玻璃。
选购玻璃时,切记抓大放小的原则。如隔音方面,较厚的夹胶层、玻璃,不等厚玻璃确实能提高隔音能力,但提高有限(往往提高的一二分贝效果人耳不可查),只能作为更完美方案的一种选择,选择更隔音的玻璃种类才是王道。
门窗阳光房玻璃选购指南到此介绍完毕,阅读完本文,小知希望能帮助消费者认识家装玻璃的作用,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提升「花小钱,办大事」,「把钱花得值」的买家境界,早日成为王者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