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悦娱乐挂机-主页《调光玻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光玻璃.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137(2006.01) G02F 1/1339(2006.01) G02F 1/133(2006.01) G06F 3/04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调光玻璃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光玻璃, 属于调光玻璃技 术领域。 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玻璃模组、 第一 触控层和控制单元; 其中, 至少一个玻璃模组中 的每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和调 光层; 其中, 调光层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基板和第 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 以调节光线透过率; 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最外侧的玻璃模组的第一基 板中; 控制单元与第一触控层电连接, 用于接收 第一触控层输入的触控信号, 并根据触控。
3、信号调 节调光层的光线.27 CN 111999926 A 1.一种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玻璃模组、 第一触控层和控 制单元;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玻璃模组中的每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和调光层; 其中, 所述调光层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 以调节光线透 过率; 所述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玻璃模组的所述第一基板中;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触控层电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控层输入的触控信号, 并根据所述触控信号调节所述调光层的。
4、光线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 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 其中, 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条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 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 和设置 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 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电 极层; 所述调光层为染料液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 延伸的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面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 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 其中,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正投影, 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 的正投影相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二触控层, 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玻璃模组的所述第二基板中, 其中, 所述第一触控层 与所述第二触控层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 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调光玻。
6、璃还包括: 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 其中, 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条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 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 和设置 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 向延伸的第二条形电极;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 其中,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基底的正投影, 与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在所述第二基底上 的正投影相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 和设置。
7、 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 向延伸的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 控电极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 其中,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999926 A 2 所述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 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玻璃模组包括多个玻 璃模组; 其中, 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玻璃模组中, 一者的所述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基 底叠层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
8、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玻璃模组包括多个玻 璃模组; 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玻璃模组中, 一者的所述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基底共 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 和设置 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所述调光玻璃具有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 所述调光层对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设置; 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 封框胶和第一传输线; 其中, 所述封装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且对应所述封装区设置, 在所 述封框胶中设置有导电结构; 所述第一传输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 侧, 所述第一传输线、封框胶中的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999926 A 3 一种调光玻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调光玻璃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调光玻璃应用在建筑、 交通工具等领域, 调光玻璃能够改变窗户的光线透过 率, 从而达到窗户在暗态和亮台之间的改变, 但相关技术中, 只能通过外设的装置等来改变 调光玻璃的透光模式, 十分不便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提供一种调光玻璃, 其具 有触控功能, 能够根据触控来调节调光玻璃的光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
10、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光玻璃, 所述调光玻璃包括 至少一个玻璃模组、 第一触控层和控制单元; 其中, 0005 所述至少一个玻璃模组中的每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和调光层; 其中, 所述调光层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 以调节 光线 所述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玻璃模组的所述第一基板中; 0007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触控层电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控层输入的触控信 号, 并根据所述触控信号调节所述调光层的光线 本发明提供的调光玻璃, 由于在外侧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基底之间设置了第一触 控层, 并通过控制单。
11、元接收第一触控层的触控信号, 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触摸第一触控层所 在的区域向控制单元输入触控信号, 控制单元再根据触控信号调节调光层的光线透过率, 从而使调光玻璃实现触控调光的功能。 0009 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调光玻璃还 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条所述第一触控信 号线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 0011 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 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第二基 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0012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 和设置。
12、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 二电极层; 0013 所述调光层为染料液晶层。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二 电极层为面电极。 0015 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沿第一 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 其中, 说明书 1/8 页 4 CN 111999926 A 4 0016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正投影, 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在所述第一基 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0017 优选的是, 还包括: 0018 第二触控层, 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玻璃模组的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 触控层。
13、与所述第二触控层相对设置。 0019 优选的是, 所述第二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调光玻璃还 包括: 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条所述第二触控信 号线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 0021 优选的是,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 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 板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电极; 所述第 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 其中, 0022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基底的正投影, 与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在所述第二基 底上。
14、的正投影相重合。 0023 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 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第二基 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 一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 电极; 其中, 0024 所述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 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0025 优选的是, 所述至少一个玻璃模组包括多个玻璃模组; 其中, 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玻 璃模组中, 一者的所述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基底叠层设置。 0026 优选的是, 所述至少一个玻璃模。
15、组包括多个玻璃模组; 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玻璃模 组中, 一者的所述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基底共用。 0027 优选的是,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 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 板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0028 所述调光玻璃具有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 所述调光层对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设 置; 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 封框胶和第一传输线 所述封装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且对应所述封装区设置, 在所述封框胶中设置有导电结构; 所述第一传输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 一侧, 所述第一传输线通过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附图说明。
16、 0030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玻璃的一种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玻璃的触控效果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装置中第一电极层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0033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装置中第二电极层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0034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装置中第一触控层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0035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玻璃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8 页 5 CN 111999926 A 5 0036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玻璃的一种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双面触控); 0037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
17、玻璃的一种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双层玻璃); 0038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玻璃的一种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双层玻璃且共用基 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 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0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 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 的内容的理解。 0041 除非另外定义, 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 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 “第一” 、“第二” 以及类似的词语并 不表示任何顺序、 数量或者重要性, 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
18、部分。 同样,“一个” 、“一” 或 者 “该” 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 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 或者 “包含” 等类似 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 等同, 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 或者 “相连” 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 者机械的连接, 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 、“下” 、“左” 、 “右” 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 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 可能相应地改变。 004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 该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玻璃模组、 第一触控层和 控制。
19、单元。 0043 具体地, 如图1所示, 图1以调光玻璃包括一个玻璃模组, 即调光玻璃为单层玻璃为 例进行说明。 玻璃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即图1中下基板)、 第二基板2(即图1中上 基板)和调光层3, 调光层3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所产生的电场, 以调节 光线透过率。 其中, 第一触控层4设置在最外侧的玻璃模组的第一基板1中, 也即可以设置在 第一基板1的任意相邻两个膜层之间。 控制单元IC与第一触控层4电连接, 控制单元IC能够 接收第一触控层4输入的触控信号, 即用户触摸第一触控层4引起的触控信号, 并根据接收 到的触控信号调节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电场, 。
20、从而能够调节调光层3的光线透过 率。 由于在外侧的第一电极层12与第一基底11之间设置了第一触控层4, 并通过控制单元IC 接收第一触控层4的触控信号, 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触摸第一触控层4所在的区域向控制单元 IC输入触控信号, 控制单元IC再根据触控信号调节调光层3的光线透过率, 从而使调光玻璃 实现触控调光的功能。 0044 需要说明的是, 若调光玻璃具有多个玻璃模组, 多个玻璃模组相叠加形成多层玻 璃的调光玻璃, 最外侧的玻璃模组的即指多层玻璃中最靠近外部的玻璃模组; 若调光玻璃 具有一个玻璃模组, 则第一触控层4设置在最外侧的玻璃模组的第一基板1中的任意膜层之 间, 从而第一触控层4可以。
21、设置在调光玻璃最靠近外部的位置, 进而能够更准确地接收触控 信号, 提高触控灵敏度。 0045 可选地, 如图1所示, 第一基板1包括第一基底11, 和设置在第一基底11靠近第二基 板2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2。 第二基板2包括第二基底21, 和设置在第二基底21靠近第一基板1 说明书 3/8 页 6 CN 111999926 A 6 一侧的第二电极层22。 调光层3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 第一电极层12和 第二电极层22会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压, 从而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会产生 电场, 通过改变提供给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22的电场能够改变二者之间的电场, 。
22、从 而能够调节调光层3的光线透过率, 使光线之间变化, 能够使调光玻璃 适应多种场景。 第一触控层4设置在第一基板1中, 具体的可以设置在第一基底11与第一电 极层12之间, 当然, 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此不做限定。 0046 可选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中, 调光层3包括多种类型的调光介质, 例如, 调 光层3可以为染料液晶层。 染料液晶层的材料包括液晶分子和二向色性染料分子。 根据二向 色性染料分子的二向色特性, 只能吸收入射光中和染料分子长轴平行的光。 具体的, 在本实 施例中以调光玻璃为TN模式驱动液晶为例进行说明, 也即显示模式为常白模式。 第一电极 层1。
23、2与第二电极层22上具有电压, 二者之间的电场能够驱动染色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 转, 当不给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施加电压时, 液晶分子的倾角平行于第一基板1, 染料分子不吸收光线, 该调光玻璃为亮态; 当给第一电极层12和 第二电极层22施加电压时, 液晶分子的倾角接近垂直于第一基板1, 染料分子吸收光线透过率接近逐渐减小, 该调光玻璃为暗态, 如图1所示。 以下皆以调光层3为燃料液晶 层为例进行说明。 0047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还可以采用ADS、 IPS等模式驱动液晶, 在 此不做限定, 在不同的模式下, 第一基板1和。
24、第二基板2之间产生电场的电极的数量和设置 的位置相应改变, 例如, 在ADS模式下,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都设置在同一基板上, 在此 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皆以TN模式驱动液晶为例进行说明。 0048 进一步地, 每个玻璃模组中的第一基板1中的第一电极层12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 设置有第一配向层13, 第二基板2中的第二电极层22靠近第一基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 层23, 第一配向层13和第二配向层23能够对液晶分子进行配向, 使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 极层22没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能够保持一致的排列方向。 0049 进一步地, 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设置有隔垫物05, 隔垫物05在第一。
25、基板1与 第二基板2之间撑起一定距离, 以形成容纳液晶的空间。 隔垫物的类型可以为多种, 例如间 隔球(ball spacer)或树脂隔垫物ps等, 在此不做限定。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信号 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41。 其中, 第一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且第一触控信号线一侧。 每条第一触控信号线连接在控制单元IC和与之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41之间, 每条第一触控信号线用于驱动一条第一触控电极41, 在用户触摸到某一第一触。
26、控电极41 时, 与该第一触控电极41相连的第一触控信号线上的触控信号传输 给控制单元IC, 控制单元IC中预先设置了每个第一触控电极41被触控时对应的调光动作, 控制单元IC根据接收到的触控信号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41, 能够根据预设的该第一触控电 极41对应的调光动作, 对调光层3进行调光。 0051 进一步地, 第一触控层4中的第一触控电极41可以覆盖整个调光层3所在区域, 也 可以覆盖在调光层3所在区域的部分区域, 具有第一触控电极41的区域即为调光玻璃的触 控区。 调光层3所在区域为透明区域, 而第一触控信号线 A 7 透过性, 可以将第一触控信号线所在区域以外的区域, 即第一触控信号线上的正投影没有重合区域。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3-图4所示, 第一电极层12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例如 图3中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电极121(如图3所示), 而第二电极层22可以为面电极(如 图4所示), 覆盖整个第二基底21。 第一电极层12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21相当于将调光玻 璃分为多个区域, 而每个第一条形电极121分别通过一条信号线连接控制单元IC上的一 个管脚, 从而可以单独驱动每个第。
28、一条形电极121, 这样一来, 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第一条 形电极121上施加不同的电压, 以使各个第一条形电极121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层22 (面电极)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场, 从而使得每个第一条形电极121所对应的染色液晶层(即调 光层3)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不同, 进而使得调光玻璃对应每个第一条形电极121的区 域的光线的透过率不同, 也即使得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光线透过率是不同的。 同理, 第二电 极层22也可以包括多个条形电极, 第一电极层12为面电极, 此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第二 电极层22中的条形电极上施加不同的电压, 以使各个第二电极层22中的条形电极和与之相 对设置的第一电极。
29、层12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场, 以实现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光线透过率不 同。 当然, 每个玻璃模组中的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22均可以包括多个条形电极, 此时 应当注意的是, 第一电极层12中的条形电极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条形电极至少部分重 叠, 此时按照上述方法, 也可以实现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透过率不同。 0053 当然,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玻璃模组中的每个的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 层22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多个条形电极, 且每个条形电极通过一条连接控制单元IC的信号线单独驱动, 此时, 每个调光层3不同区域的光线透过率均是不同, 通过多个调光层3的配 合, 可以实现调光玻璃的不同。
30、区域的光线透过率更精准的控制。 并且, 通过控制第一电极层 12和/或第二电极层22中的条电极(例如图3中第一条形电极121)的面积大小, 可以控制可 调光的区域的大小, 从而可以控制调光精度。 0054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触控层4可以设置在第一基底11与第一电极层12之间, 也可以 设置在第二基底21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 在此不做限定。 0055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 例如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等, 本实施例 中均以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0056 在一些示例中, 如图1至图5所示, 若第一电极层1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 一条形电极121, 第一触控层4。
3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1, 则第一触控电极41也可以为沿第 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如图5所述)。 其中, 为条形电极的第一触控电极41与第一条形电极 121一一对应, 每个第一触控电极4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 与第一条形电极121在第一 基底11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即第一触控电极41的形状与第一条形电极121的形状相同, 从而 在制作第一触控电极41和第一条形电极121时, 可以采用同一掩膜板(mask), 有效减少了掩 膜板的工序数量。 且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第一触控电极41的触控信号可以对应控制一个第 一条形电极121的电压。 0057 具体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具有多种调光模。
32、式, 具体的, 第一触控层4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1, 第一电极层12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21, 则可以在控制单元IC中预 设每个第一触控电极41与第一电极层12的关系, 例如, 参见图2, 以调光玻璃具有一个玻璃 模组, 玻璃模组中第一基板1上的第一触控层4具有8个第一触控电极4, 第一电极层12具有8 说明书 5/8 页 8 CN 111999926 A 8 个第一条形电极121为例, 图2中8个第一触控电极41依次竖向排列为例, 可以在控制单元IC 中给调光玻璃设置常黑模式(调光层3低光线透过率)和常亮模式(调光层3高光线透过率), 再将每个第一触控电极41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一条形电极。
33、121相对应关联, 设定若手指触摸 某个第一触控电极41, 则将该第一触控电极41对应的第一条形电极121的电压改变, 使该第 一条形电极121对应的区域的液晶分子从常黑模式切换到常亮模式, 或从常亮模式切换到 常黑模式。 图2中将8个第一触控电极称为A1A8, 8个第一条形电极与8个第一触控电极重 合, 在左侧未触控调光前, A8对应的调光层3的区域为常亮状态, A1A7对应的调光层3的区 域为常黑状态, 接着手指从A7滑动至A4, 触摸了A7A5, 则A7A5将触控信号分别传输给控 制单元IC, 控制单元IC将A7A5的位置对应的第一条形电极121的电压改变, 使A7A5对应 的区域的调光。
34、层3从常黑变为常亮状态(如图2右侧), 实现滑动调光。 当然, 本实施例提供的 具有触控功能的调光玻璃还具有更多种调光模式, 在此不做限定。 0058 当然, 如图6所示, 第一触控电极4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 也可以与第一条形 电极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 例如图6, 第一触控电极41在第一基底11上 的正投影可以覆盖两个相邻的第一条形电极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 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第一触控电极41的触控信号可以对应(通过控制单元IC)控制两个第一条形电极121的 电压。 具体的, 一个第一触控电极41对应控制第一条形电极121的电压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 的触。
35、控精度而定, 在此不做限定。 0059 在一些示例中, 参见图7,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还可以为双面触控的调光玻 璃, 即调光玻璃还包括第二触控层6, 第二触控层6设置在最外侧的玻璃模组的第二基板2的 膜层之间, 其中, 第一触控层4与第二触控层6相对设置。 也即若调光玻璃具有多层玻璃(多 个玻璃模组), 调光玻璃具有两外侧, 第一触控层4设置在第一外侧的玻璃模组的第一基板1 的膜层之间, 例如第一基底11与第一电极层12之间, 第二触控层6设置在第二外侧的玻璃模 组的第二基板2的膜层之间, 例如第二基底21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 若调光玻璃为单层玻璃 (包括一个玻璃模组), 则第一触控层4。
36、和第二触控层6设置在该玻璃模组的对侧, 也就是说 尽量将第一触控层4和第二触控层6靠外设置, 以保证触控的灵敏度。 0060 进一步地, 如图7所示, 同上述第一触控层4的说明, 第二触控层6包括多个间隔设 置的第二触控电极61。 调光玻璃还包括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 其中, 第二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且第二触控信号线一侧。 每条第二触控信号线连接在控制单元IC和与之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61之间, 每 条第二触控信号线用于驱动一条第二触控电极61, 在用户触摸到某一第二触控电极61时, 与该第二触控电极61相连的第二触控。
37、信号线上的触控信号传输给控 制单元IC, 控制单元IC中预先设置了每个第二触控电极61被触控时对应的调光动作, 控制 单元IC根据接收到的触控信号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61, 能够根据预设的该第二触控电极61 对应的调光动作, 对调光层3进行调光。 0061 进一步地, 如图7所示, 第二电极层2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电极 221,第二触控层6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61, 则第二触控电极61也可以为沿第一方向延伸 的条形电极(如图7所示)。 其中, 为条形电极的第二触控电极61与第二条形电极221一一对 应, 每个第二触控电极61在第二基底21上的正投影, 与第二条。
38、形电极221在第二基底21上的 正投影相重合, 即第二触控电极61的形状与第二条形电极221的形状相同, 从而在制作第二 说明书 6/8 页 9 CN 111999926 A 9 触控电极61和第二条形电极221时, 可以采用同一掩膜板(mask), 有效减少了掩膜板的工序 数量。 且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第二触控电极61的触控信号可以对应控制一个第二条形电极 221的电压。 当然, 第二触控电极61在第二基底21上的正投影, 也可以与第二条形电极221在 第二基底21上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 且一个第二触控电极61的触控信号可以对应(通过控 制单元IC)控制多个第二条形电极221的电压。 具体的。
39、, 一个第二触控电极61对应控制第二 条形电极221的电压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的触控精度而定, 在此不做限定。 0062 综上所述, 假设调光玻璃为双面触控玻璃, 具有设置在第一基底11与第一电极层 12之间的第一触控层4, 设置在第二基底21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第二触控层6, 则四种电 极都可以为条形电极, 第一电极层1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电极121, 第一触 控层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41, 第一触控电极4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 极, 第二电极层2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电极221,第二触控层6包括多个第 二触控电极61, 则第二触控电极61也可以为沿。
40、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 其中, 第一条形电 极121、 第一触控电极41、 第二条形电极221和第二触控电极6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相 重合。 从而制作四者时都可以采用同一道mask制备, 有效减少了mask的工序。 0063 可选地, 参见图1、 图6-9, 第一触控层4与第一电极层12之间可以设置第一绝缘层 01, 第一电极层12与第一配向层13之间可以设置第二绝缘层02。 若调光玻璃为双面触控, 参 见图7, 第二触控层6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可以设置第三绝缘层06, 第二电极层22与第二配 向层23之间可以设置第四绝缘层07。 四个绝缘层均可采用树脂制备。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
41、, 参见图8, 调光玻璃为多层玻璃的结构, 即调光玻璃包括多个玻 璃模组, 其中, 任意两相邻的玻璃模组中, 一者的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第一基底叠层设置, 具体地, 一者的第二基底21与另一者的第一基底11可以通过粘接层003结合为一体。 图7中 以调光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模组001和第二玻璃模组002为例, 第一玻璃模组001和第二玻璃 模组002的结构相同, 第一玻璃模组0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 第二基板2和调光层3。 其中, 第二基板2包括第二基底21, 和设置在第二基底21靠近第一基板1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22。 第一触控层4设置在第一玻璃模组001的第一基板1中的第一电极层12与第一。
42、基底11之 间。 第二玻璃模组00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 、 第二基板2 和调光层3 。 其中, 第一基板 1 包括第一基底11 , 和设置在第一基底11 靠近第二基板2 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2 。 第一玻 璃模组001的第二基底22与第二玻璃模组002的第一基底11 通过粘接层003粘接在一起, 形 成调光玻璃。 0065 可选地, 基于上述实施例, 参见图9, 调光玻璃包括多个玻璃模组, 其中, 任意两相 邻的玻璃模组中, 一者的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第一基底共用。 图7中以调光玻璃包括第一玻 璃模组001和第二玻璃模组002为例, 第一玻璃模组001和第二玻璃模组002的结构相同, 则 第。
43、一玻璃模组001的第二基底22与第二玻璃模组002的第一基底11 共用为一体, 从而可以 减少调光玻璃的厚度和制作工艺的复杂度。 0066 可选地, 参见图3, 调光玻璃具有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 封装区围绕透过率调整 区设置。 调光层3对应透过率调整区设置, 即调光层3所在区域限定出透过率调整区。 调光玻 璃还包括封框胶(seal胶)04和第一传输线之间, 且对应封装区设置, 疯狂胶04设置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便于将染色液晶层 (即调光层3)封装, 防止液晶分子溢出。 在封框胶04中设置有导电结构, 第一传输线 A 10 封装区设置, 且设置在封框胶04与第一基底11之间, 也即设置在第一基底11靠近第二基底 21一侧, 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连接控制单元IC, 且第一传输线中的导电结 构与第二电极层22电连接, 以向第二电极层22传输电压, 使第一电极层12与第二电极层22 之间形成电场。 0067 可选地, 为了使调光玻璃能够保持高透过率, 第一电极层12、 第二电极层22、 第一 触控层4和第二触控层6之中的电极的材料都可采用氧化铟锡(ITO), 而第一触控信号线、 第一传输线等可以采用多种金属材料, 例如钼(Mo)、 铝(Al)、。
45、 银(Ag)、 Mo/Al/Mo等材料, 在 此不做限定。 0068 相应的,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以调光玻璃为图1 所示的调光玻璃为例, 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69 1、 在第一基底11上形成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1, 接着制作第一触控信号线, 在第一 触控信号线上形成条形的第一电极层12; 在第二基底21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22。 0071 3、 在第一电极层12上制作第二绝缘层02, 在第二绝缘层02上和第二电极层22上分 别进行PI液的涂覆、 摩擦(Rubbing)工艺, 以形成第一配向层1。
46、3和第二配向层23。 0072 4、 在第一电极层12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喷洒ball spacer的材料形成隔垫物支撑 出容纳液晶的空间。 0073 5、 在第一配向层01和第二排序层02中的一者上涂覆封框胶04, 将液晶分子与二向 色性染料分子混合, 形成染料液晶, 滴在另一者上; 之后将第一基底11和第二基底21相对 盒, 形成调光玻璃。 0074 可以理解的是,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 方式,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实质的情况下, 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 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8/8 页 11 CN 111999926 A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12 CN 111999926 A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3 CN 111999926 A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4 CN 111999926 A 14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5 CN 111999926 A 15 图9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6 CN 111999926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