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荣耀娱乐),主页智能电控调光玻璃于2003年开始进入。由于售价昂贵且识者甚少,往后的近十年间在中国发展缓慢。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建材市场发展迅猛,智能电控调光玻璃由于成本下降不少,渐渐为建筑及设计业界所接受并开始大规模应用, 随着成本进一步降低及市场售价的下调,调光玻璃也开始步入家庭装修应用领域,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实用的高科技产品将会走进千家万户。
1、一步真空成型法。其设备结构简单,但真正能制作调光玻璃的设备,其加工工艺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很高,会出现的废品现象是气泡、开胶、雾度大。由于调光玻璃生产成本较高,容不得超过百分之一的加工废品率,所以非标企业以及技术能力达不到控制的企业,一般不敢用此法生产调光玻璃。国内掌握“一步法”调光玻璃加工精髓的厂家非常少。但采用此方法做出的调光玻璃成品使用寿命长,性能相对稳定。
2、用高压釜加工。高压釜加工的前道工艺实际类似一步法加工,后期才用高压釜高压高温成型。高压釜加工可有效避免气泡,开胶等现象,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高压釜成型的玻璃承受的压力2倍于一步法真空成型,而调光玻璃的主要夹层材料导电薄膜会因收缩率大造成的导电镀层断裂或电阻率加大,使调光玻璃成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高压釜成型法用于调光玻璃的设备,适合调光玻璃的特性,遗憾的是国内极少厂家是,大部分是和常规夹层玻璃混用,高压釜频繁的参数调整既不了调光玻璃的参数要求,也容易损坏设备。
3、水浴法是将密封的夹具浸入100度的水槽中,是各种加工工艺温度准确和均匀的,但夹具的制造难度非常大,只有日本厂家采用。调光膜的品质是决定调光玻璃成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购买调光玻璃时应甄别调光玻璃厂家之调光膜的品质。
液晶膜早源于美国华人的发明,后发展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受技术限制,液晶膜的宽幅长期受限1.8宽,长度3.3。但出于市场的需求,国际上掌握核心技术的主流厂商不断进行产品升级,以中国大陆市场市场为例:
在1990年~2004年四季度,工程商能够在市场上买到尺寸大的调光玻璃,是进口价格昂贵(折合人民币每平米壹万元)且宽度仅为980mm的日本产品。
到2006年二季度,韩国和中国同时推出的产品宽度已经可以达到1200mm,而其售价仅为前面价格的一半。
2008年四季度,由美国在中国开始出售其新一代产品,宽度大可以做到1600mm。而国际其他主流厂商也纷纷跟进。
2010年四季度,在德国Glasstec2010玻璃工业展现场展出了中国的调光玻璃,相当于四代的新产品,宽度宽可达1850mm(标准为18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