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信2娱乐~主页,根据教练的安排,这批学生每一两周就要用淘汰赛的方式淘汰掉一批,每到比赛前的那个晚上,陈子烽总是拿着设计图纸反复琢磨,一方面要记住关键尺寸,一方面也为第二天的比赛做些计划。
在经过整整一个学期的训练和9轮淘汰赛之后,当初的60多名学生剩下了2个,陈子烽顺利拿到了世赛广东省选拔赛的入场券。
省赛,发着烧的陈子烽带病拿下第一;国赛,23名选手,比赛3天,每天5个小时,陈子烽拿到第二名。
尽管第二名已经足够入围集训队,但陈子烽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因为最后的世赛入场券,只有集训队里的第一名能拿到。
陈子烽清楚的记得最后那场队内5进1的决战,当试题图纸发到手的那个瞬间,自己线块砖是需要切的,整个作品需要在22个小时内完成。
每次这样的比赛,陈子烽都吃不下饭,而这次决战前,陈子烽在队内成绩只是排名第三,他需要用最后这道700块砖的大题完成逆转。
世赛这个“砌筑”比赛,和我们一般人理解的垒墙不同,考核分为3-5个板块:
从搬砖开始(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教练组安排所有人练习搬砖),到识图、放样、切割、立皮数杆(皮数杆是一种砌筑工具)、抄平放线,再到铲灰、铺灰、调整、勾缝、清洁,共计十多道工序。
选手最终砌筑出的墙,无论从水平还是垂直的角度测量,误差都不能超过1毫米,同时在清洁度和艺术美观性上,也要达到裁判组的标准。
“砌筑这个项目没有什么绝招,只能苦练和学习,比如你要沿着线切,另一只手要抓稳,要用力,不然表面会切成锯齿状。”
为了达到世赛的要求,陈子烽把他砌过的每一块砖都当做最后的打分点,因为常年在砂浆里泡、砖头上磨,那双干裂到脱过无数层皮的手已经对疼痛不那么敏感了。
在冲刺世赛的训练阶段,因为对精确度的要求一再提升,陈子烽越来越意识到数学能帮上大忙:比如顺着“砌几层之后勾缝最快”这种问题,陈子烽不断精简自己的整套动作,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动作的用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019年8月,陈子烽随代表团来到第45届世赛举办地喀山,开幕式过后,砌筑项目的试题揭开:600块砖,要砌出中空、中心对称等各种形态共计5面墙,总时长还是在集训队选拔赛体验过的2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