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耀世娱乐_首页
当前日期时间
公司:耀世娱乐玻璃制品
电 话:400-253-5288
联系人:张艳梅
网址:www.dlanli.com
邮 箱:545577@qq.com
地 址:辽宁省沈阳市耀世娱乐玻璃制品
首页.6A娱乐.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2-09-29 13:34    文字:【】【】【

  首页.6A娱乐.首页,操作过程不符合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程序培训不足未经许可进入限制区域维修设备使用前没有进行检查现场设备管线标志牌悬挂不当等此外叉车吊车等特种设备作业包括超速行驶钥匙保管不当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前检查不到位作业过程操作不当等都将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为了防止机械设备带病作业要设置专人管理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和日常相结合的检查与保养维修对失效和需要淘汰的设备器材及早安排更新计划并更换

  摘要:对瓶罐玻璃生产企业常见的事故危害进行了归类与分析,列举了瓶罐玻璃生产中的各类事 故隐患,包括高温、粉尘、火灾、噪声、玻璃划伤以及机械伤害等。对以上的危害提出了各种防范 措施及提出了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玻璃瓶罐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熔制、成型、退火、检验包装、成品入库等工序,这也决定了在玻璃瓶罐 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高温、危化品、粉尘和机械设备连续高速运转的特点,导致在玻璃生产过程中有高温辐射、 火灾爆炸、噪声、玻璃划伤和机械伤害等安全隐患。

  瓶罐玻璃生产过程中用于玻璃加热熔化的燃料,一般为天然气、重油、焦炉煤气、石油焦、煤气等一种或 几种的组合。我公司在生产中主要采用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对窑炉加热熔化玻璃,采用天然气对供料道 加热。煤气发生炉部位常年处于高温状态,煤气出口处外壁实测温度在300 C左右,露天旋风除尘器顶部温 度也能到达150 C左右;用来熔化玻璃的熔窑是释放大量辐射热和对流热的连续作业热工设备,炉内温度可 达1 500-1 670 C,池墙外壁温度在340 C左右,蓄热室外壁温度在95 C左右,熔化车间温度基本维持在41 C左右;供料道部位使用天然气加热与吹风冷却调节玻璃液温度,周围温度在53 C以上;制瓶行列机部位使 1 100 C左右玻璃液滴快速冷却形成50 C左右的玻璃瓶,因此会释放大量热,行列机部位温度常年处于高 温。车间内以上部位气温都比较高,尤其夏季温度更高,现场作业工人必须在高温状态下连续操作,对于工 人的生理机能有着严重的伤害。而工人因违规操作等导致的烫烧伤也是严重的安全事故)

  预防高温对工人的伤害,我们加强了车间的自然通风,在厂房顶部设置电动可开启天窗,合理选择设置 高温部位的平面布局(间距合理、方位合理),车间内工艺设备的布置从整体考虑便于散热。加强对高温作 业工人的职业卫生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注意高温危害。及时为高温作业工人补充盐分和水分,适量提供含 盐饮料。采用隔热板将热源与操作工人隔开等措施。在行列机的前后部位设置两台低噪声轴流式通风机

  (2.2 kW、16 800 m-/h、300 Pa)加强机械通风。除此以外,我们还加强了安全检查的频次及时督促工人加强 自身防护,按照相关规范和岗位实际情况发放合格的全套劳动保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和手 套等,严格要求工人正确佩戴;严格要求工人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职责 ,采取奖惩激励措施,确保措 施落实到位。

  玻璃原料的筛分、提升、运输、称量和混合等作业会产生无机粉尘,煤炭的卸车、装仓、输送、提升、加煤等 环节也有煤尘产生,产生部位有配料车间、料仓加料口、煤库、输煤廊等处,工人接触这些粉尘,如果防护不当 (如没有佩戴防尘口罩)或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过高,会发生粉尘伤害,严重的可导致尘肺病。

  为了防止粉尘对人体的伤害,应加强宣传粉尘的危害,提高认识,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配料生产过程采用机械化、连续作业,配备相应的除尘系统,采用湿法混料,输送系统密闭防尘,做 好车间除尘工作;

  (2) 配料车间尽量布置在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与原料车间和熔窑相距不可太远; (3) 煤炭尽可能采用自卸车运输,煤仓高度尽可能矮一点,输煤系统全密闭、卸料落差小; (4) 室内建筑结构尽量减少易积尘的突出部分,多层厂房应有防止含尘空气串流的各项隔离措施,地面 应平整密实,适于冲洗和清扫; (5) 及时清除粉尘,满足自然通风的有关要求; (6) 尽量选用大粒度不易产生粉尘的原料,在原料使用方面,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轻质纯碱更换为颗粒较 粗的重质纯碱,将原来使用60目以下细粉状石灰石改为8目左右大颗粒石灰石,仅此两种原料更换后将配 料车间粉尘浓度降低了 70%左右,砂子本身含水不会出现粉尘,其它原料用量极少,产尘量有限; (7) 工人粉尘作业场所要穿戴好劳保用品,特别要求接触粉尘的工人上班必须戴好3M 1701 CN自吸过 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并定期更换符合GB 2626-2006 KN 90的颗粒物滤棉; (8) 定期检查车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每年至少对接触粉尘的工人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异常的 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这里的火灾爆炸,主要是因为玻璃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天然气、煤气等易燃易爆物质,这些物质的火灾危 险性均为甲类,且密度小于空气易集聚于建筑物上方,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点火初期,如果 没有按照规定程序点火,可能使炉内天然气或煤气与空气的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引发爆炸事故。压力容器、 余热锅炉等由于超压、安全阀失效等原因,也存在物理爆炸的危险,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会导致建筑物、 设备或人的伤害,并可由此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为此,在涉及上面物质的煤气发生炉和供料道部位设置了与现场相适应的无锡某公司生产的 WMKY2000 A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报警仪除了设置在释放源的上方,还在厂房内较高点气体易集聚的地方进行 了设置。气体泄露报警信号发送至消防控制室和现场操作室 ,现场固定安装的气体泄露检测报警系统均采

  用了双回路电源供电(确保供电可靠稳定)。现场同时配备了进口 AR 8800 A型便携式手持可燃气体检测 仪,方便操作人员每班定时检测并做记录。

  完善防爆电气设置,防止静电产生)天然气、煤气火灾危险性均为甲类,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这些气体 区域必须配设防爆电气设备,且其防爆电气等级须符合相关要求。在涉及这类气体的煤气发生炉部位、供料 机部位,为操作工人配备了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防止静电积聚引燃气体。

  完善消防灭火设施,严格按照相关防火规范要求,正确合理配备消防灭火设施 ,定期检测,做好维护保 养,确保完好有效。加强操作人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工作,一旦天然气、煤气发生火情,能立即切断气

  成型工序行列机部位采用压缩空气驱动,生产中产生大量噪声 ,经常出现噪声超标现象,有时高达110 分贝,操作工人长时间接触噪声产生听力下降,由于以前对噪声危害重视程度不足,几乎很少佩戴耳塞,导致 工作10年以上的工人很多出现噪声性耳聋。

  为防止出现噪声性耳聋,加强培训,提高认识,要求所有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全部佩戴耳塞,每年至少对接 触噪声的工人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等 4.#玻璃划伤、扎伤及预防

  玻璃划伤是发生较多的一种安全事故,因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事故隐患部位较多,主要发生 在行列机、成品包装、碎玻璃处理等部位,导致工人割伤手指、扎脚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防止玻璃划伤工人事故发生,要做好工人的安全防护。特别是玻璃瓶成型、碎玻璃破碎、挑选、成品包 装等工艺流程,工人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必要防护 (必须穿劳保鞋、长袖工作服,戴手套),绝不能在这 方面图省事,更不能有侥幸心理。通过严格安全检查与管理,已由以前的每年十几起事故降至2、3起,效果 特别明显。 4.3机械伤害及预防

  玻璃生产过程中,机械伤害多发生在斗提机、皮带机、破碎机、混料机、行列机等部位。机械伤害主要有 两方面原因,一是机械自身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不当)具体包括:未对设备定期检 查整改,或对设备检查不认真,发现故障未及时上报,未正确使用设备等;操作过程不符合操作规程要求,操 作程序培训不足,未经许可进入限制区域,维修设备使用前没有进行检查,现场设备管线标志牌悬挂不当等) 此外,叉车、吊车等特种设备作业,包括超速行驶、钥匙保管不当(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前检查不到 位、作业过程操作不当等,都将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为了防止机械设备“带病”作业,要设置专人管理,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和日常相结合的检查与保养维 修,对失效和需要淘汰的设备、器材,及早安排更新计划并更换。针对各特殊工种岗位,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培 训,提高特殊工种操作水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 可上岗作业。

  玻璃生产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如我公司各部位每天都要召开班前班后会,时刻提醒工人注意安全,规范操作。安 技企管处每日专人巡查,发现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指出整改,对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甚至全 公司通报并处罚。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成立公司所有员工安全管理微信群,及时通报安全隐患,发布安全相关知识,交流安 全知识、事故案例。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让工人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和麻痹大意导致的严重后果。对于一些 技术技能不够娴熟的工人,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规范操作;对于技术娴熟的工人要反复叮嘱和监督,切忌骄傲 自满。只有把安全放在心里、践行于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确保安全。 督促工人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可以极大减少轻伤事故的发生)玻璃生产过程中,很多环节都存在潜在的 安全危险,如高温、机械伤害、玻璃划伤等,如果劳保用品佩戴不规范或未佩戴,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安全生产 事故。此外,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劳动防护用品、按要求储存,避免因质量或储存不当降低劳保用品的使 用性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