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标准[详]。学习参考中空玻璃标准GB11944-2012前言本标准与GBT11944-2002的主要技术差异为:――删除了中空玻璃常用规格、最大尺寸的规定;—增加了对制造中空玻璃的主要材料密封胶的性能要求;――增加了对叠差的要求;――修改了胶层厚度的要求;——修改了中空玻璃外观要求;――删除了密封性能要求――删除了气候循环耐久性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要求;――增加了加速耐久性要求;—增加了对充气中空玻璃初始气体含量的要求;――增加了对充气中空玻璃气体密封耐久性的要求;修改了露点的试验方法;――增加了边部密封粘结性能(附录A)、密封材料水分渗透率测试方法(附录干燥剂水分含量测试(附录C)、中空玻璃光学现象及目视质量的说明(附录D)、中空玻璃使用寿命(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7020-1986、GB11944-1989——GBT11944-2002中空玻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以及冷藏、装饰等建筑以外用的中空玻璃。本标准不适用于由玻璃之外的其它材料构成的中空玻璃。规范性引用文件学习参考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16外径千分尺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GB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3建筑用安全玻璃:第部分夹层玻璃GB11614平板玻璃GBT18915镀膜玻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中空玻璃Sealedinsulatgglassunit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制品。材料中空玻璃所用材料应满足中空玻璃制造和性能要求。41玻璃可采用平板玻璃、镀膜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压花玻璃等。平板玻璃应符合GB11614的规定,镀膜玻璃应符合GBT18915的规定,夹层玻璃应符合GB157633的规定,钢化玻璃应符合GB157632的规定。其他品种的玻璃应符合相应标准或由供需双方42边部密封材料421中空玻璃边部密封弹性密封胶应符合JCT486标准要求;热熔丁基胶应满足JCT914标准要求。422中空玻璃边部密封材料应能够满足中空玻璃的水气和气体密封性能并能保持中空玻璃的结构稳定。粘结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水分渗透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附录43间隔材料间隔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金属间隔框应去污或进行化学处理。44干燥剂干燥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分类学习参考51按形状分类平型中空玻璃;曲面中空玻璃;52按间隔层内气体分类普通中空玻璃:间隔层内为空气的中空玻璃;学习参考充气中空玻璃:间隔层内充入其它气体的中空玻璃。要求中空玻璃的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中空玻璃性能要求项目要求试验方法普通中空玻璃充气中空玻璃尺寸偏差JH露点耐紫外线平型中空玻璃的长度及宽度允许偏差见表允许偏差LV10001000WLV2000+2、一学习参考612中空玻璃的厚度允许偏差见表厚度允许偏差公称厚度D允许偏差1017DV2215D2220注:中空玻璃的公称厚度为玻璃原片公称厚度与间隔层厚度之和。613中空玻璃两对角线之差矩形平型中空玻璃对角线单位:mm当中空玻璃外层密封胶水分渗透率w15gm2hmm时,其厚度应不小于7mm当中空玻璃外层密封胶水分渗透率〉15gm2hmm时,或为充气中空玻璃时,其厚度应不小于9mm8mn2mm特殊规格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616特殊规格和其它类型的尺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62外观质量学习参考中空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中空玻璃外观质量项目边部密封密封胶应均匀整齐,内层密封胶应连续无断条,与玻玻璃宽度W02mm长度W30mm的^划伤允许4条m02mmv宽度W1mm长度W50mm划伤允许1条m应符合相应原片标准要求。间隔材料与玻璃垂直,平直无扭曲,表面平整光洁,无磕伤,气孔均匀整齐;表面无污痕、斑点及片状不良氧化现象。间隔层无夹杂物。玻璃内表面应无妨碍透视的污迹和密封胶流淌。63露点中空玻璃的露点应W—4064耐紫外线辐照性能试样内表面应无结雾、水气凝结或污染的痕迹。复合密圭寸胶条应无蠕变。65加速耐久性能水分渗透指数I025,平均值lav02。66初始气体含量充气中空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应在90%+10%,—5%范围内。67气体密封耐久性充气中空玻璃经加速耐久性试验后的气体含量应不小于80试验方法学习参考71尺寸偏差711中空玻璃长、宽偏差、对角线差、胶层厚度和叠差用精度为05m直尺测量。712中空玻璃厚度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精度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或具有相同精度的仪器,在距玻璃边缘15mm内的四边中点测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厚度值。713叠差测量如图1所示。叠差示意图714双道密封的胶层厚度的测量是从内层密封胶与外层密封胶交界处至外层密封胶外边缘,如图2所示。只有一层密封的胶层厚度的测量是从间隔材料与密封胶的交界处到密封胶外边缘,复合密封胶条的厚度如图所示。学习参考胶条厚度示意72外观用制品或试样进行检测,在较好的自然光或散射光背景光照条件下,距中空玻璃正面600mm处,用肉眼进行观测。戈U伤宽度用放大10倍,精度为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量;划伤的长度用最小刻度为05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73露点试验731试验目的本试验为了确定中空玻璃的内部干燥情况。学习参考露点仪732试样试样为制品或与制品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nX360mm勺样品15733试验条件试验在23C2C,相对湿度30%〜75%的环境中进行。试验前全部试样在该环境中放置24h以上。734试验装置露点仪测量面直径为50mn1mm见图4)。温度计测量范围为—80C〜30C,精度为1C。735试验步骤向露点仪内注入深约25mml的乙醇或丙酮,再加入干冰,使其温度冷却到等于或低于-60C,并在试验 中保持该温度。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上表面涂一层乙醇或丙酮, 使露点仪与该表面紧密接触, 停留时间 露点测试时间学习参考 原片玻璃厚度(mrh 接触时间(min) 1010 移开露点仪,立刻观察玻璃试样的内表面有无结露或结霜。 如无结霜或结露,露点温度视为 -60 如结露或结霜,将试样放置到完全无结霜或结露后,提高温度继续测量,直至测量到-40 C,记录试样最低的不结露温度,该温度为试样的露点温度。 对于由3 层玻璃组成的双中空玻璃露点测试应分别测试中空玻璃的两个表面。 74 耐紫外线 试验目的 本试验是为了检验中空玻璃在紫外线辐照下,中空玻璃系统内是否有防碍透视的有机 物、水气等的挥发,以及胶条在紫外线 块与制品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 510mnX 360mmB勺平型中 空玻璃样品。 743 试验设备 紫外线mm内装由紫铜板制成的150mm的冷却 盘两个, 如图5 所示。光源为功率为 300W紫外线 的紫外灯。试验 箱内温度控制在 50C 3C。 辐照强度达不到时应更换紫外灯。 学习参考 -试验箱2-冷却盘 —温度计744 试验步骤 在试验箱内放2 块试样,试样中心与光源相距 300mm在每块试样表面各放置冷却盘, 然后连续通水冷却,进口水温保持在 16C 2C,冷却板进出口水温相差不得超过 2C。紫 外线 小时后,将试样移出,在透射光或反射光照下距试样 1m观察是否存在由 于结雾而引起的干涉或散射。如果观察到玻璃内表面出现冷凝现象,将试样放到 23C2C 温度下存放一周后擦净表面观察。 对于由3 层玻璃构成的双中空玻璃,试验应分别照射玻璃的两个表面。 75 加速耐久性试验 751 试验目的 学习参考 本试验是为了确定中空玻璃在高低温环境和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密圭寸寿命。 752 试样 试样为15 块(11 块试验、4 块备用)与制品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 为510mmK 360mm的,经73 检测合格的样品。 753 试验设备 能够提供下述两个阶段试验的试验箱。第 1阶段:56个循环,每12小时为一个温度循 环,温度从—18C 2C〜53C 1C,升降温速度为14C 2C 小时;第2 阶段:温度在 58C 1C 保持7 周。温度曲线如图 高低温循环期间温度随时间以及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in(保温阶段)t3=5h 1min(制冷阶段)t4=1h 1min(保温阶段)t5 12h(一个循环周期) 1、试验箱温度大于 23C 时(虚线 试验程序 试验试样按露点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编号,露点温度低于 -60 加速耐久性试验的试样数量玻璃编号 试验内容 7、8、9、10 干燥剂初始水分含量的测定 4、5、6、11、12 加速耐久性试验和干燥剂最终水分含量测定 2、3、13、14 备用试样 1、15 干燥剂饱和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附录C分别测定4 块试样的干燥剂初始水分含量 Ti,取其平均值为干燥剂初始水分 含量。 按附录C分别测定2 块试样的干燥剂标准水分含量 Tc,取其平均值为干燥剂标准水分 含量。 块加速耐久性试样垂直放入试验箱,试样间距离应不小于15mm 加速耐久性试验后,按附录 C测定干燥剂水分最终含量 Tf。 按公式计算5 块试样的I 块试样I值的平均值 lav。 学习参考 76 初始气体含量 761 试验目的 本试验是用于确定充气中空玻璃初始充气量。 762 试样 块未经加速耐久性试验的与制品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 下制作的规格为 510mm 360mm的试样。 763 试验条件 试验在23C 2C,相对湿度30%〜75%的环境中进行。 试验前全部试样在该环境放置 24h以上。 764 试验设备 能够准确测量氩气含量的仪器,如顺磁性氧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测量精度土 05%。 765 试验过程 7651 仪器校准 试验前应对氧分析仪进行校准,校准分别使用已经确定氧气浓度的干燥空气和纯度为 学习参考 图丁取气示意图 9999%以上的氩气。 7652 试样竖直放置,用尖锥在试样中部将间隔框穿透,立即将排空气体的气密注射器穿过胶 垫插入中空玻璃中,如图7 所示,将间隔层中的气体抽入注射器, 然后再把注射器里的气体 推入间隔层,如此反复进行两次后,把 20ml 气体试样抽入注射器。 3中空玻璃间隔框7653 测量 将取好气体试样的注射器插入仪器进气口, 然后将气体缓慢注入分析仪, 显示器数值稳 定后即为测量结果。 77 气体密封耐久性 771 试验目的 本试验是为了检验充入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的气体保持能力。 772 试样 块与制品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规格为510mnX 360mm的充气中空玻璃试 773试验设备 符合753 温度变化要求的试验箱、顺磁性氧分析仪、气相色谱仪。 学习参考 774 试验过程 块试样垂直放入试验箱,试样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mm试验过程中允许 块试样破坏,更换试样重新试验。试验首先按 753 第一阶段的试验方法,进行 28 个高低温循环 试验,然后第二阶段的试验方法进行 周的恒温恒湿试验。试验后将试样在温度23C 相对湿度30%〜75%的环境中放置 24 小时,之后按76 测量气体含量。 检验规则81 检验分类 81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检验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时。81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露点、充气中空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若要求增加 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82 组批与抽样 821 组批: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中空玻璃 500 块为一批。 822 抽样: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按表 从交货批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学习参考 单位:块批量范围 抽检数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26〜50 51〜90 13 91〜150 20 151〜28032 281〜50050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其他技术性能,若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验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 产品中随机抽取。若用试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试样。 当检验项目为 非破坏性试验时可继续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测。 83 判定规则 831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若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表 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不合格。 832 露点 取15 块试样进行露点检测,全部合格该项性能合格。 833 耐紫外线辐照 块试样均合格该项性能合格。834 加速耐久性 取15 块试样进行加速耐久性试验,水分渗透指数均合格该项性能合格。 学习参考 835 初始气体含量 块试样均合格该项性能合格。836 气体密封耐久性 块试样均合格该项性能合格。837 批次合格判定 若上述各项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91 包装 中空玻璃用木箱或集装箱包装,包装箱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每块玻璃应用塑料或 纸隔开,玻璃与包装箱之间用不易引起玻璃划伤等外观缺陷的轻软材料填实。 92 标志 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商标、规格、数量、 生产日期、执 行标准。且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防雨、防潮、小心破碎”等字样。 93 运输 产品运输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运输时,不得平放,长度方向应与运输车辆运动方向一致,应有防雨措施。 94 贮存 产品应垂直放置,贮存于干燥的室内。 附录A边部密封粘结性能 (规范性附录) 学习参考 I、内聚破坏 2>粘接破坏 要求中空玻璃用外道密封材料应有足够的内聚力和粘结力,试样的拉伸试验在图 所示的OAB测试区域内,应无玻璃与密封胶的粘接破坏且无密封胶内聚破坏,见图 11试验目的 本试验用于确定玻璃与密封胶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密封胶的抗撕裂能力。 12试样 测试样品由玻璃-密封材料-玻璃构成,如图3 所示。 分别用两块尺寸为 75mmx12mmx6mm玻璃,制成如图 所示的试样4组,每组数量为7 成试样后养护21 天后,按A23 暴露条件分别处理 组试样。学习参考 1、3—玻璃 23试样暴露条件 231标准条件 将一组试样在温度 23C C、湿度60%土10 %的环境下放置至少 168 小时。 将一组试样在20C5C 的去离子水中浸泡 168 小时后,在23C 2C 环境下放置24 小时。 233紫外线辐照 将一组试样放置在辐照强度为 (40 5)Wm2紫外线 小时,紫外线灯光应垂 直于玻璃表面,光源与试样的距离为 300mm之后将试样在 23C 2C 环境下放置24 小时。 234热暴露 将一组试样放置在 60C 2C 的烘箱中保温168 小时后,在23C 2C 环境下放置24 小时。 24试验设备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25试验程序 在进行拉伸试验前,记录试样粘接面积和拉伸前的初始长度。 025mmmin的速度 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伸负荷及密封胶变形量, 计算最大应力值。试验环境温度为23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中的AB线相交时应力和应变值, 忽略 个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剩余 个应力和应变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学习参考 如果应力应变曲线 中的AB线相交时应力值小于最大应力值, 试样无内聚力和粘 结力的破坏。 26应用 在更换密封胶时,应进行边部密封粘结性能试验, 对应于每一个相应的测试条件, 新密 封材料应力曲线在与 AB线上的交点与原密封材料测试时交点的应力值在 20%勺变化范围或 相差不应超过002Mpa,试样无内聚力和粘结力的破坏。 附录B边部密封材料水分渗透率测试方法和要求 (规范性附录) 术语和定义水分渗透率 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水分的量。 试验目的通过水分渗透率的测定和比较,为中空玻璃制造企业更换密封胶时提供参考。 31试验设备 311测试盘 测试盘应选用非腐蚀性轻质材料,盘口面积约为 100cm2 如图1 所示。 312天平 学习参考 精度为Olmg。 32试验程序 将需要测试的密封材料样品制成厚度为 2mn 01mm薄片,在测试盘中装入水分含量小 于5%的 干燥剂,干燥剂的表面到样品的距离w 6mm将试样安装到测试盘上,立即称量其 质量,然后将测试盘放到 23 C、湿度不小于90%的测试箱。定期对测试盘称量,每次 称量后均需 摇动干燥剂,以使吸附均匀。记录称量的间隔时间和增加的质量。 41结果计算 411图解 用质量与时间的坐标图分析测量结果。 当坐标中至少6 个测量点可以连成一直线时, 以认为测量达到了稳定状态,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水分渗透率。 412计算 水气渗透率MVTR=单位面积单位厚度单位时间干燥剂增加的质量。 MVTR=GtAdgm2hmm t—干燥剂质量增加平衡后两次间隔时间单位: G-1时间内的质量增加量单位: A—测试盘口面积单位:m2 d—测试样品厚度单位: mm 42应用 当更换密封胶时,应进行密封胶水分渗透率测试。 对于I 值小于01 的中空玻璃,在其它生产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 密封胶的水分渗透率 与原密封胶相比,应不大于 20%。 学习参考 对于I 值介于01-02 之间的中空玻璃,在其它生产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 密封胶的水 分渗透率应不大于原密封胶。 附录C干燥剂水分含量测试 (规范性附录) 11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灌装在中空玻璃金属槽型间隔框内的块状、颗粒状干燥剂。 12试验设备 能加热到950 的电阻炉、精度为01mg 的电子天平、干燥器、洁净干燥的坩埚若干。 13试验程序 131干燥剂初始水分含量 1311干燥剂的取出 方法一:用刀将玻璃与密封材料割开,去除第一层玻璃, 使间隔框暴露,必要时可用同 样方法去除第二层玻璃。选择充装干燥剂的间隔框无接缝长边,在距角部约 60mm处锯开, 取出干燥剂,将最初的3-5g 干燥剂弃掉后,保留20-30g 干燥剂。操作过程应在5 分钟内完 学习参考方法二:选择中空玻璃间隔框无接缝长边,在距角部约 60mm处,除去密封胶约10mm 暴露间隔框,用电钻在间隔框外壁上打一直径》 6mm的孔,注意孔不要穿透间隔框内壁,将 最初的3-5g 干燥剂弃掉后,保留 20-30g 干燥剂。操作过程应在 1312干燥剂水分含量的确定 将中空玻璃中取出的干燥剂 20g〜30g 装入已恒重的坩埚 m0 分钟之内称量其总质量mi。之后将装有干燥剂的坩埚放入电阻炉中, 在60 20 分钟内,A类干燥剂升温至950 20C,并在相应温度下保持 120 分钟,取出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到 室温,然后称量其总质量 mr。干燥剂初始水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干燥剂初始水分含量 计算4 块中空玻璃干燥剂水分含量的平均值, 该平均值为该中空玻璃干燥剂初始水分含 132干燥剂最终水分含量 将经过加速耐久性试验的中空玻璃试样按 C1311 将干燥剂取出,再按 C1312 分别测量坩埚质量 mQ焙烧前质量 mf 和焙烧后质量 mr。干燥剂最终水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干燥剂最终水分含量 分别计算5 块试样的最终水分含量。 133干燥剂标准水分含量 1331配置饱和溶液 干燥器中放置饱和氯化钙溶液,在 23C 2C 干燥器中的湿度保持 32%。 ――在干燥器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 不断加入氯化钙晶体,并搅拌,直至出现未能溶解 的氯化钙晶体为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溶液中持续有未溶解的氯化钙晶体; 学习参考 将配制好的饱和溶液放入干燥器中,盖上盖子,放置 24 小时后使用。 1332测试 按C1311 方法将干燥剂取出,取干燥剂20g〜30g 装入已恒重的坩埚 mO 中,放入盛 有饱和氯 化钙溶液的干燥器中,架在溶液上方 20mm处,放置 周后再称量,如果两次的质量差不超过0005g,其达到恒定质量mc 如果质量差超过0005g, 再继续放置 一周,直至质量恒定。 将装有干燥剂的坩埚放入电阻炉中, 在60 20分钟内,A类干燥剂升温至950 B类干燥剂升温至350C 2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20 分钟,取出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然后 称量其质量 mr。干燥剂标准水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干燥剂标准水分含量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C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干燥剂混合在有机材料中的复合间隔条、 U型条的干燥材料、TPS超级间隔条 C22 试验设备 卡尔费休干燥炉和微量水分测定仪、氮气 N2+Ar99995%, H2Q 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 C23 试验程序 C231 初始和最终水分含量 C2311 将卡式炉与容积法微量水分测试仪连接,连接长度不大于 200mm检查有无 漏气。 C2312 校准 学习参考 在样品放入前先将卡式炉预热到 200C 5C。保持氮气流速 200 20mlmin。在10min内每隔1 分钟记录干燥曲线nun ffil 样品啟貫翩 往卡式炉内放入02 002g酒石酸钠或05 005g柠檬酸钠,保持氮气流速 200 20mlmin,维 持卡式炉温度在 150C 5C,在60min 内每隔5 分钟记录干燥曲线 准备一张折角的网,如图 1,称量其质量 m0 干燥剂与有机密封材料混合时的取样方法示意图C2315 带有防水蒸气渗透物质的含有干燥剂有机材料的取样应先将有机材料与水 分渗透阻隔材料分开。取样方法同 C2312 C2316将取好的样品放到网上,如图 3,称量总质量。当进行初始水分测量时,把 这一质量视为 学习参考 mf。取样过程应在 15min内完成。 mi,当进行最终水分测量时,把这一质量视为 学习参考 C2318 将取好的试样连同网一起放入卡氏干燥炉中,炉温控制在 200C 5C,在 C2317 150 1min内,保持氮气流速 200 20mlmin,每隔15 分钟记录干燥曲线 将初始样品质量 mi-m0 和最终样品质量 mf-m0 输入卡式计算器中, 计算水分 含量Ti 和Tf。 C232 标准水分含量 C2321 按c2314 方法从中空玻璃上取一条约 2g 的样品,放到已知质量m0 C2322将上述样品置于温度 55C C试验箱内,在试验箱中放置有氯化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 样品悬挂在干燥器饱和溶液上方 20mm处,每 周称量一次质量,当两次称量值间差不超过00002g 时,认为吸附饱和。记录这时的质量 ma 2323按C2318 记录干燥曲线,将饱和后的样品质量 mc-m0 输入卡式计算器中, 计算水分 含量Tc。 附录D中空玻璃光学现象及目视质量的说明 (资料性附录) 布鲁斯特阴影在中空玻璃表面几乎完全平行, 玻璃表面质量高时,中空玻璃表面由于光的干涉和衍射 会出现布鲁斯特阴影。这些阴影是直线, 颜色不同,是由于光谱的分解产生。如果光源来自 太阳,颜色由红到蓝。这种现象不是缺陷,是中空玻璃结构所固有的。 选用不同厚度的两片 玻璃制成的中空玻璃能够减轻这一现象。 牛顿环学习参考 当中空玻璃由于制造或环境条件等原因,其两块玻璃在中心部相接触或接近相接触时, 会出现一系列由于光干涉产生的彩色同心圆环, 这种光学效应称作牛顿环。 其中心是在两块 玻璃的接触点或接近的接触点。这些环基本上都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 其它颜色变化在使用经物理钢化后的玻璃制作中空玻璃时, 有可能出现颜色变化,这是钢化玻璃本身 产生的双折射现象。 由温度和大气压力变化引起的玻璃挠曲由于温度变化以及环境和海拔高度变化引起的大气压力变化会使中空玻璃间隔层中的 空气和或 其它气体收缩和膨胀,从而引起玻璃的挠曲变形,导致反射影像变形。这种挠曲 变形是不能避免的, 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会有所变化。 挠曲变形的程度既取决于玻璃的刚度 和尺寸,也取决于间隙的宽度。当中空玻璃尺寸小、间隔层小、单片玻璃厚度大时,挠曲变 形可以明 显减小。 外部冷凝中空玻璃的外部冷凝在室内外均可发生。 如果在室内,主要原因是室外温度过低, 室内 湿度过大。如果是在室外发生冷凝,主要是由于夜间通过红外线辐射使玻璃外表面上的热量 散发到室 外,使外片玻璃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加之外部环境湿度较大造成的。 这些现象不是 中空玻璃有缺陷,而是由于气候条件和中空玻璃结构造成的。 中空玻璃使用寿命 (资料性附录) 在中空玻璃构件中,间隔条、干燥剂、密封胶与玻璃形成了中空玻璃的边部密封系统。 边部密封 系统的质量决定了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 中空玻璃一般用于玻璃幕墙或建筑外窗,长期暴露于室外环境。由于季节温度的变化, 中空玻璃间隔层内气体始终出于热涨或冷缩状态, 密封胶长期处于受力状态而导致粘结能力 下降、弹性降低;环境中的紫外线、 水和潮气的作用会加速密封胶的老化, 最终造成中空玻 璃的密封失败,水气进入间隔层内使中空玻璃失效。 由于环境中的水气会不断从中空玻璃的边部向间隔层内渗透, 边部密封系统中的干燥剂 学习参考 会因不断吸附水分子而最终丧失水气吸附能力,导致中空玻璃间隔层内水气含量升高而失 中空玻璃失效,即为中空玻璃使用寿命的终止。确定中空玻璃是否失效,用露点温度来衡量。露点温度高于一 40C 为中空玻璃失效。 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与边部密封材料 (如间隔条、干燥剂、密封胶) 的质量和加工工艺 有直接关系。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的长短,也受使用环境的影响。 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到 15